写在开头
我们公众号长大了,
完成了一次蜕变,
等待了漫长的一天
又和大家见面了,
老朋友还在,资源也还在!
记得重新星标一下哦!

The Cow Who Climbed a Tree
适合年龄:2-6 岁
世界能有多大,
由我自己主宰!
梦想先要敢想,
然后去追,
只有拥有梦想的孩子,
才能拥抱梦想成真的那一天!

这就是那只会爬树的母牛,它究竟是如何爬上树的呢?这是一本听到名字就忍不住想要阅读的书。
《爱爬树的奶牛》是一本很有童趣的图画书,故事中的小奶牛蒂娜表情生动、敢态可掬,眼睛里常常散发着梦想的光芒,与三只安于现实的奶牛姐姐形成鲜明的对比,可以吸引小读者观察、思考她们的个性和不同。直到故事最后,三个姐姐受到小奶牛的感染,也开始接受新奇的事物,寻找属于自己的梦想。
这是一本以坚持自我、追寻梦想为主题的图画书,在故事有趣、逗乐之余,还能带给孩子关于探索和寻梦的启示:世界很大,新奇又有趣的事情有许多,值得去发现和探索,勇于迈出尝试的一步才是智慧的成长选择。

Tina是一只非常好奇的牛,她总会有一些超级有意思的想法,但是她的姐妹却不这么认为。她的姐妹们最喜欢的只有鲜嫩多汁的青草。
有一天,Tina到森林里探险时,她决定尝试一些新鲜的事,于是她开始爬树,越爬越高,直到树顶,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!是一只喷火龙!一只只在书里见过的龙!而且这只还特别友善并且吃素!这一整天她们在一起聊天,聊梦想和一些难以置信故事。Tina等不及给她的姐妹介绍这位新朋友。但是她们都不相信!
第二天一早,Tina独自走了,她的姐妹们决定出去找她把她带回家。她们第一次走进森林深处,然后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事,她们也开始爬树,爬到树顶,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。但是Tina在哪儿?
原来她正在空中飞翔!她邀请姐妹们加入,她们说了以前从来没有说过的一句话“好的!为什么不呢?”
-
curious / ˈkjʊərɪəs / 好奇的
-
thirst / θɜːst /渴望
-
discovery / dɪˈskʌvərɪ / 发现
-
impossible / ɪmˈpɒsəbəl /不可能的
-
ridiculous / rɪˈdɪkjʊləs /荒唐可笑的
-
nonsense / ˈnɒnsəns / 胡言乱语
-
explore / ɪkˈsplɔː / 考察
-
vegetarian / ˌvɛdʒɪˈtɛərɪən / 素食的
-
incredible / ɪnˈkrɛdəbəl / 难以置信的
-
not impressed / ɪmˈprɛst/不以为然
-
exist / ɪɡˈzɪst / 存在
-
extraordinary / ɪkˈstrɔːdənrɪ /非同寻常


梦幻的插画,在水的调和下呈现出柔和而多样的红色、绿色、棕色的色调,加上勾勒边缘又微微晕染的深棕色线条,与铺就在上面的文本共同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。若是朗读出声,会让小读者更喜欢这个关于创造力独立思考和忠于自己的故事。–美国《学校图书馆杂志》星级推荐
这个故事有效地使用了一些重复的语句,在大声朗读时营造出美妙的效果。梅丽诺在富于幻想的故事中混合了更多的现实元素,她使用不同的媒介混合创作了这本书的插画,这是超传统思维的富有创造力的一次创作。蒂娜的故事既讨人喜欢,又蕴涵值得反复阅读的深刻意义。–美国《书单》星级推荐
梅丽诺的插画大大增加了这个故事的趣味性,她让奶牛、猪和其他不会飞行的动物飞了起来……不用顾忌那些打击你的人,给你的梦想一次机会!–美国《出版者周刊》
这个满腔热血的傻故事赞美了创想和冒险的价值。–美国《科克斯书评》

Gemma Merino,她获得过2011年的麦克米伦儿童插画奖,作者笔下的形象非常童真,线条简单,用色鲜艳,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夸张。Gemma Merino是毕业于剑桥艺术学校儿童插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曾经获得2011年麦克米伦儿童插画奖,The Crocodile Who Didn’t Like Water是她出版的第一本儿童童话书。
之后,她还创作有图画书The Sheep Who Hatched An Egg,The Cow Who Climbed A Tree。这几本图画书不妨一起看,不喜欢水的鳄鱼、会孵蛋的绵羊、爱爬树的奶牛,emmm,似乎故事主角都有些奇怪,但是,如何发现自我、坚持自我亦或是重新认识自我,它们,或许会告诉你答案。
|
|
|
|

转发朋友圈2小时或者转发母婴群5分钟后截屏后发公众号,
后台人工回复获取暗号,粘贴暗号即可获取该绘本高清pdf。
因版权原因,绘本分享链接有效期一天。
CWCT0426@The Cow Who Climbed a Tree@By Gemma Merino@Pan Macmillan@莫爸@巧爸乐爸
|
|




好消息
更多绘本和免费打卡获得鸡娃经验的家长,巧爸带你轻松启蒙,扫码







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巧爸乐爸绘本